别得网 > 百态 > 正文

​世越号打捞过程有多曲折?韩国无能为力,中国出手帮助却亏损11亿

2025-06-13 16:06 来源:别得网 点击:

世越号打捞过程有多曲折?韩国无能为力,中国出手帮助却亏损11亿

2014年4月16日,韩国世越号渡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沉没,造成304人遇难,至今仍有8位遇难者不知所踪。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世越号惨案!

2017年3月15日,由来自我国的上海打捞队,在历时1073天的辛苦作业后,终于让沉没三年的世越号重见天日,遇难者家属向打捞队鞠躬致谢。

据悉,整场打捞工作所资甚巨,共计花销人民币16亿余元,但是在招标过程中,韩方许诺的报酬为5亿元,这就意味着——尽管我方顺利完成了打捞工作,但却需要承担人民币11亿元的损失。

为什么我们亏钱都要接这个活?成功打捞世越号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世越号沉船始末

2014年4月15日21时许,仁川港刚刚解除大雾预警,世越号就作为唯一一艘出海的渡轮,载着476名乘客,向着济州岛航行。在旅客中,有325名学生和14名教职人员,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济州岛上,完成为期四天的毕业旅行。

登船前,孩子们欢呼而雀跃,他们刚刚辞别了父母、观赏了岸上的烟花,他们的人生几乎刚刚才开始。他们不会知道的是,这或许是他们纯澈的眼眸,最后一次回望这个世界。

当时,世越号除了乘客还搭载了2142吨货物,但是,它的登记许可载货量仅为987吨,超载了一倍左右。并且,这些货物没有任何固定措施。同时,作为稳定船体,本该有1703吨的压舱水,也在船组人员“投机”的心理下,被缩减至了761吨。

除此之外,世越号还是一艘不折不扣的“退役”船。在2012年之前,它的名字还叫“波之上”,已经在日本“服役”18年。船体的使用寿命为30年,韩国仅以8亿日元的“白菜价”就买下了这艘大船。

四个月的“魔改”后,“波之上”摇身一变,成为了客轮“世越号”。此番改造,不仅让它的载货量与载客量大大增加,还使船体的重心上移了51米。

此后,作为“仁川港第一大轮”的世越号,开启了它日日超载、绝不检修、一周工作7天的“修福报”生活。

事故的隐患,其实早已埋下。

时间再次回到2014年4月16日,当世越号行驶到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时,船体开始了剧烈的摇晃。但作为船长的李俊锡在发现险情后,仅仅穿了一条内裤,就敏锐地划着救生筏逃跑了,当然这之后他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那些跑不掉的人们,向海警等有关部门多次呼救,却没有得到一丝回应。世越号整个沉没的过程,长达数个小时。但官方做了什么呢?拉胯的救援速度、拒绝除官方之外的一切救援,甚至还向船舱输入致命的工业氧气……

韩当局的做派,让本可以得救的孩子们,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4年4月16日这一天。直至今日,沉船的原因依旧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世越号的悲剧,其实早在被俞炳彦收购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当然也韩当局的内政脱不开关系,整个事故,不仅归因于道德的沦丧,还由于人性的泯灭。

中标!空前的打捞任务

既然不让救援,那你们得打捞吧?可惜,不知道世越号背后还隐藏了怎样的秘密,朴槿惠在任时,尽管许诺民众和苦主打捞沉船,但他们的作为也仅仅是开着小船,在沉船点绕上一圈,打捞些小物件而已。

直到后来,文在寅上台,才将世越号的打捞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可是,日程都提了,韩国却没有本事将那样体量的货轮,完好无缺地打捞上来。怎么办?招标呗!

2015年4月23日,韩国海洋水产部开始向全世界发起打捞世越号的招标项目,参与竞标的企业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不乏美日西方等发达国家的打捞公司。在层层淘汰之后,我国上海打捞局成功中标,并于同年9月开始了对沉船的打捞工作。

本以为,这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招投标项目,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韩国政府却把我们狠狠坑了我们一把!

在签订协议前,他们用错误的摸排报告告知我方,令让我方大大低估了打捞难度和成本。

首先,韩国方面并未说明沉船处,海底海床的情况;

第二,他们还删减了船舶在水下的情况,隐藏了船尾被卡住的关键细节。

由此,原本预期半年完成的工作,历时一年半昼夜不停地作业,才将世越号打捞上来。并且,韩国给到我们的预算是5亿元,如果他们一开始实话实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接下这个“赔本买卖”。

打捞世越号,该项目本身的难度就是空前的大,更难的是韩国作为“甲方”对上海打捞队的要求——出水时,必须保持沉没时的状态,即左倾90°出水,同时,还要确保船体不受到一丝损害。

果然,当了“甲方”说话就是硬气啊!自己国家怎么捣鼓都打捞不上来的世越号,交到我们手中后就开始诸般要求,看来“摸排报告”上陷害我们的行为,完全没有给韩方造成心理负担。

打捞方案的确定与实施

2015年8月18日,上海打捞局派遣出96位潜水员赶赴韩国。经过长时间的探查和摸排,补充了此前韩方摸排报告中,缺失的部分。

经过中韩双方的多次讨论,最终敲定了使用由我方提供的方案——通过不断向世越号船舱注入空气,使其从海底上升至安全深度,从而拖入半潜船,再通过船坞的排水作业,将其打捞出水。

说起来,不过几十个字的功夫,可操作难度堪称空前于世界打捞史。因为,沉船的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环境复杂,就算在停潮期,最资深的潜水员,也仅仅能停留30分钟。而世越号太大、太重,仅仅是全盘摸底都需要花费数月时间。

所以,一开始,我们探明了世越号真实的情况,随后为了确保之后的安全性,对世越号中残存的油料进行抽取。同时,为了给之后充气的工作做铺垫,还进行了封窗工作。

由于要保持世越号左倾90°的状态出水,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钢索来对其进行牵引。于是,我们在船艏及周身,设置了33个牵引点,以确保出水状态正确和船体完整。

其实,真正的打捞过程,仅仅持续了6天而已。但这个项目之所以“难搞”,主要在于其前期工作之繁杂。上海打捞队前后出动船只3000余次,水下作业总时长1.3万多小时,作业期间完全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甚至,在排油的过程中,我方一位潜水员还因燃气爆炸导致面部重度烧伤。

前期工作完成后,历时1073天,世越号终于抬升到安全深度,于是由我国制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半沉船——白色马林鱼号,正式出场。它全长216米,高度相当于13层楼房,最大举力7.2万吨。在这头“巨兽”的牵引下,沉没三年之久的世越号,终于重现人间。

尽管打捞工作顺利完成,但在整个过程中还是遭到了许多非议。当时,中韩关系由于“萨德问题”,一度降至冰点。不断有韩国“键盘侠”,诋毁和攻击我们,质疑我们的能力、说我们故意拖慢工期。

所幸,最后的打捞结果,成为了回应他们的最响亮的耳光。

也有的韩国民众跨越了国家的障碍,在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面前,选择了对中国致以感谢。

亏损11亿,只为赔本赚吆喝?

结束这次打捞工作后,上海打捞局接受采访时透露,“此次打捞项目的确赤字”。

为了将世越号顺利打捞出水,我方一共花费16亿元人民币,减去方法给的5亿元。我们净亏损11亿人民币。

来自韩联社2017年3月的报道,“上海打捞局要求韩国政府追缴打捞费用,但因双方没能就金额达成一致,所以仍然在协商中。”所以,这次我们就坐实了赔本赚吆喝了吗?

其实也不然,世越号的打捞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项目经验,一方面总结整场项目,对后续的打捞工作能起到“教材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既然能完成这项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何愁日后接不到大单呢?

世越号的成功打捞,不仅意味着我国世界一流的打捞能力,也彰显了中国制造之强。除却这些,世界也应当看到来自中国的人道主义,正因为这份割舍不下的责任感,才赢得了世越号遇难者家属由衷的感激与感动。

结语

诚然,时至今日我们也没能追回11亿的“工程款”,但在当时我们的确缺乏深海整体打捞大型船舶的经验,对我们来说这笔赔本的买卖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也彰显了中国救捞的实力和我们的国力!

参考文献:

[1]王崇明, 杨鲲, 隋海琛. "世越号"沉船打捞中综合海洋测绘技术的应用[J]. 海洋测绘, 2019, 39(4):4.

[2]卢文刚, 鲍雅. 客轮运营重大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基于“4·16”韩国世越号沉船事故的分析[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8(2):28.

[3]田辉. 我国海上专业救捞力量发展配置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