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百态 > 正文

​降 11 亿、“打三折”北现再售重庆工厂 “关停并转”成合资品牌在华发展主线

2023-10-14 04:36 来源:别得网 点击:

降 11 亿、“打三折”北现再售重庆工厂 “关停并转”成合资品牌在华发展主线

财联社 10 月 10 日讯(记者刘阳)无人问津之下,北京现代以低至三折的价格为重庆工厂再度寻找买家。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北京现代重庆分公司在两个月时间里,第二次挂牌转让重庆工厂,此次转让底价为 25.8 亿元,包括了土地使用权、地上建(构)筑物及相关设备等资产。

资料显示,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是北京现代在华建成的第五座整车制造工厂,于 2017 年 8 月正式建成投产,年产能 30 万辆,北京现代的年产能也由此从 135 万辆提升到 165 万辆。此次北京现代再度转让该工厂,较第一次挂牌底价下调了超 11 亿元,相当于建设时 77.5 亿元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按照公告要求,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意向受让方需要在 2023 年 10 月 10 日公告截止日前缴纳 7.5 亿元的保证金。

"(重庆工厂)再度被甩卖在业界意料之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油电之争中处于下风的燃油车,产能过剩已是事实,即使是头部企业也无法避免。在这一背景下,传统车企们一边将现有产能努力转型新能源,一边着手淘汰多余的燃油车产能。" 换言之,目前各家大车企都有各自的过剩产能需要消化,谁还有余力接盘别家的过剩产能?"

2021 年 12 月开始,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就曾被曝停产,大部分工人开始放假。期间,北京现代一度辟谣称 " 并未停产 ";至 2022 年,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关闭已成事实。彼时,甚至有传闻称,理想汽车或成为北京现代重庆工厂的 " 接盘手 ",建理想汽车的第三工厂,但随后双方表示 " 不予置评 "。

" 最近几年,中国业务因国内外各种负面因素变得艰难。" 今年 6 月,韩国现代汽车集团 CEO 张在勋坦言,集团将再关闭一家在华工厂,并将出售两家在华工厂,提供给中国的产品从 13 款缩减至 8 款。" 为提升已受损的品牌形象,我们将专注于高性能车型。"

伴随着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丢掉了市场份额的合资品牌频频出清产能。2021 年 5 月,理想汽车收购了北京现代位于顺义区的第一工厂,经过改造后,由北京理想汽车生产的车型将于 10 月正式上市。10 月 10 日,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在社交媒体发文称," 由于九月底开始常州工厂生产线升级,以及新生产资质对应合格证的切换带来的影响 ( 以后就都是 [ 北京理想汽车 ] 的独立新生产资质了 ) ,我以为我们十月第一周的上险量就拉垮了,万万没想到……这个月可以提前挑战一下四万的交付量了。"

不仅是北京现代,2022 年初,神龙汽车将二工厂售予东风本田,产能由超百万辆缩减至 66 万辆;而在去年将广汽菲克广州工厂收入囊中后,广汽埃安今年或再度出手接盘连续已经停产的广汽三菱长沙工厂。

数据显示,8 月自主品牌零售 100 万辆,同比增长 17%,环比增长 6%,市场份额升至 52.1%;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为 65 万辆,同比下降 16%,环比增长 10%。自主品牌之所以能跑赢德日系等合资品牌,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据乘联会最新预测,预估 9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83 万辆,同比增长 23%,环比增长 4%。初步测算今年 1-9 月累计批发 592 万辆,同比增长 36%。

" 建造年份较久的闲置工厂通常处于市中心或相对较好的地理位置,出让这部分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资金回笼,为企业电动化转型和新车上市提供现金流支持。"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已经对主导燃油车市场的合资品牌形成 " 后浪推前浪 " 的威胁,在华市场份额较低的汽车制造商很难参与到当前激烈的电动化竞争之中," 新能源浪潮之下,北京现代卖厂这种行为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