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大清乾隆年制瓷器底款(大清乾隆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2024-02-21 17:21 来源:别得网 点击:

大清乾隆年制瓷器底款(大清乾隆年制瓷器底款鉴定)

乾隆时期的款识

乾隆年款打破了明代以来以楷书为主的格局,楷书款锐减,以篆书为主,所谓“乾隆篆书款十有六七”,是对青花与彩色料款总和而言,如果仅以青花款统计,就应该是十有八九了。

乾隆款有“大清乾隆年制”“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以三行篆书为主,再就是单行横排,楷书款多作双行双圈。“乾隆年制”四字款只见篆书,有双行与上、下、右、左钱文排列形式两种,四字楷书款多书于彩瓷或高温颜色釉的器物之上。“大清乾隆仿古”,亦作三行篆书,一般只用于仿古瓷上。

六字三行篆书款、篆书四字钱文排列款

六字横排篆书款

楷书款字体端庄,工整有致,早期书体结构与雍正有相似之处。篆书款笔画平直,粗细一致,起笔、落笔的痕迹不明显,笔意精美,谓之铁篆。篆书款无论是六字三行还是四字双行,书写形式有如篆文印章,但无边框,因为是印章形式,所以字字相连,几无间距,有的因青花略有晕散,导致有些笔画溶融相连。

乾隆官窑绝大部分都书写年款,但也有例外,如:乾隆十三年,内务府传旨烧造青花白地撞罐,“著交唐英,照样烧造,不必落款”。有的器物已经写了年款,但乾隆帝认为不合适的,还必须磨掉。乾隆二十七年,舒善进贡的痰盂,上署“大清乾隆年制”,乾隆见后很不高兴,命令将痰盂年款全部磨去,并斥责曰:“痰盂如何落款,嗣后烧造痰盂不必落款。”

另,台北故宫有一青花莲托八宝, 间书“山、高、水、长”的官窑碗,碗底足书“乾隆丙午”楷书四字双圈款,乾隆官窑的干支纪年款仅见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