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探寻女书起源的不解之谜”

2023-12-17 02:57 来源:别得网 点击:

“探寻女书起源的不解之谜”

女书本身就是汉字的一种变异形态,是方块汉字的社会性别变体,与汉字汉文化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女书产生之地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背景,非政策性或非规划性的文字孤岛,与规范性主题文化、主流社会和谐共生、相宜相变。

女书生存在上江墟乡(今改为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这里是三省(湖南、广西、广东)、三县(江永、道县、江永)交界的地理地区,是汉瑶混居之地,又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乡。因此这里的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而不能简单地冠以汉族、瑶族......女书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混血儿,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这里浓浓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清晰地告诉人们,这里流行的也是男耕女织、男婚女嫁、男尊女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女书中几乎没有一首情歌,我们见到的最后一代的女书老人都是三寸金莲。

关于女书的起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也是各执一词,在江永流传较为广泛的有四种:

最不靠谱的神话传说版

相传女书是瑶姬借用了天书,将其进行改编后得到的。瑶姬又是谁呢?瑶姬是王母娘娘的幺女,名叫幺姬。后因下凡游览人间,在旅途中迷恋上了江圩普美村的秀丽风光,便偷偷地住了下来。因王母娘娘的仙境叫瑶池,因此她告诉凡人:她的名字叫瑶姬。

瑶姬不仅花容月貌,而且聪明伶俐,深得王母宠爱。平时瑶姬的言行举止,活泼任性。她要做的事,谁也不敢阻拦,就是王母也得让她三分。一天清晨,宫女们都未曾起床,瑶姬却早已梳洗完毕。掀开霞帐,推窗启户,只见人间一派明山净水,鸟语花香,田园阡陌,泉美林秀,炊烟袅袅,人流熙熙攘攘,比起天宫要自由得多。瑶姬早想离开烦闷的天宫,寻一清静处逍遥自在。如今下界的美景展眼前,撩得她心神激荡。她决定到那里去探个新奇。于是瑶姬离开了天宫,足踏祥云,飘飘然下到一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地广人稀的都庞岭腹地、风光迤丽的水乡,这就是普美村。瑶姬与下界的人语言概不相通,可是凡人待客特别讲究礼仪。尤其是姑娘们人人心灵手巧,个个聪明能干。虽然语言不通,但都相处甚好。

人间的姑娘们擅长描花乡朵,纺织花带、花被。她们织绣的绣鞋花、衣边花、头巾简直比天上的彩霞还要绚丽美妙。姑娘们穿上自己纺织的五彩衣裳,灿如明霞若天仙。瑶姬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拜她们为师。瑶姬觉得这里的姐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文化,不识字,言不达意,意不能书。瑶姬想帮助她们提高言情记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廷,把一套复杂的天书搬了下来。姐妹们虽然想学,但一个个目不识丁。瑶姬又把这深奥的天书一一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这些貌若天仙的姐妹们一个个能识善写,作诗绘画,读唱自如。自此,这个改变了的天书在女人中间传递,男人不屑一顾,也不识用,因此就定名为“女书”。

最简洁的女学霸版

传说很久以前,上江圩一农妇生下一个女婴,体重九斤,故取名为九斤姑娘。九斤姑娘自幼天资聪敏,纺纱绩麻,织布绣花,无所不会,无所不精。她还异想天开地造出了写土话的女字。所以义年华在回答来访者时说:“只听前人讲古话,九斤姑娘最聪明,女书本是姑娘做,做起女书传世间。”

无法自圆其说版

传说宋朝时荆田村出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胡玉秀(有的说叫胡秀英),后补选入宫为妃。进宫后不久,遭冷遇,苦闷异常。她想写信回家倾吐苦情,又怕太监发现。于是心生一计,根据女红编了一套文字,以歌咏体写在手绢上捎归,并嘱咐亲人:要斜着看,要用土话的音来读。于是这种文字就在妇女中传开了。

但根据地方志上所说,胡玉秀并非入宫为妃,而地方志中提到她的名字,是以她的弟弟的姐姐表述。胡玉秀的弟弟进朝为官,後返老归隐,朝廷赐一房宅。有传言说,是为其姐,由其地方志可看,此说并没有根据。

神犬千里传书版

传说是盘巧创造的。很久以前,桐口出了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名叫盘巧,她三岁会唱歌,七岁会绣花。她唱的歌令人陶醉,绣的花能以假乱真。后来她被官府劫往道州。为了向家人报信,她煞费苦心,根据女红图案造出字来,写了一封信让一条爱犬带归。同村的女友费了很长时间才把信解读出来,从此这种文字就代代相传下来了。难怪义年华说:“男儿有志在千里,娇娘岂可让须眉?”

女书是流传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东北潇水流域(以及相毗邻的道县一些村落)的农家女专用文字,主要用于纪事、自诉。女书字符为斜体,呈“多”字形,是方块汉字的一种变异形态。女书是一种音符字音节表音文字。基本用字有四五百个,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土话。在当地流行“一语二文”,男人用男字(方块汉字),女人用女字。

女书具有交际、凝聚功能,这是由文字的自身属性(社会交际工具)所决定,但女书还具有地理封闭性和社群封闭性,仅仅局限于一定地域、一定社区的女性社群内部。女书流通的地域范围方圆不过百里,女书流通的人群范围只是这个农耕社区成员中的妇女。女书不是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正是这些同处社会底层的被压抑的女性的心理趋向,使女书具有很大的凝聚力。女书以它特有的文化力量,把卑微、松散的乡村农妇凝聚为以结交女友为组织形式、以写唱女书为活动内容的社群。这种凝聚力大大增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学价值。

文:赵丽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

《 女书规范字书法字帖 》

作者:赵丽明 徐焰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