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听父亲写的散文诗有感(父亲的散文诗听后感想)

2023-06-06 07:51 来源:别得网 点击:

听父亲写的散文诗有感(父亲的散文诗听后感想)

我第一次听《父亲写的散文诗》,是“音乐诗人”李健在《歌手》的舞台上演唱的版本。原唱是超级女声许飞。

“这是一首可以朗诵的歌,朗诵和演唱,我说不出哪一种更加打动我!” 这首歌时长三分四十八秒,将岁月与爱娓娓道来。

年代记忆

八十年代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这首歌的前半部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唤醒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

机械化收割还没有普及,庄稼成熟后依靠人力收割。每到这个时候,庄稼地里会有不少劳动者。当年,一家人拿镰刀割稻子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七八十年代流行露天电影。一般吃过晚饭后,村子里的广播便会通知,家家户户搬了小板凳去场点抢占有利位置。放影机、电影幕布,准备好,电影就开始了。黑压压一群人,看得津津有味。

缝纫机如今虽不起眼,可放在过去,可是娶媳妇儿的“三大件”之一(另外两件是手表和自行车)。缝纫机也是当时非常实用和值钱的标志性物品,象征着那个时代的发展。

说到八十年代忘不掉的味道,有饼干。经典的是圆的或者长方形的形状,后来还有数字饼干。香甜的味道,招人喜爱。吃上一块,多么满足,快乐一整天。

父爱

那时生活贫困,父亲不得不去借钱。缝纫机脚踏板坏了,孩子哭闹着要吃饼干。父亲很不容易,他要支撑起一个家。无力时,他也会自责不能带给家人好的生活,一个人蹲在池塘边痛心。

歌曲已经过半,时间来到一九九四年。孩子慢慢长大,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进入校园,但依然是父母的牵挂。终有一天孩子会成立自己的小家,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很简单的文字,却承载着很深厚的情感,那是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

子女对父亲老去的无奈

岁月不停地流逝,我们一直在前进,父亲已经老去,“老得像一个影子”。可是没有人能阻止,每一个人对此都无能为力。这时,歌词中满是心酸与无奈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孝顺父母,多多陪伴父母,一如父母牵着我们的手长大。

《父亲写的散文诗》,纯粹而真诚,打动人心。听这首歌,不禁潸然泪下。

第一次听《父亲写的散文诗》是在《歌手》上李健唱的。后来又去找了原作者,才知道许飞这个歌手。相比于李健的版本,我个人更喜欢许飞的。

由于个人懒的原因,车里的歌好几年没换了,听腻的就按下一首,但是每次循环到许飞《父亲写的散文诗》,还是会被触动到。特别那句“有个爱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就算听了上百次之后,依旧有一种泪盈满眶、鼻子发酸之感。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人,对于结婚,还存有三分恐惧。我想,这或许就是人类情感的共性吧。

前年,我也晋级成为父亲,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到现在奶粉尿布,也终于体会到那句“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之窘迫失意。小孩子长得很快,而我们老得很快。或许用不了多少年,我也老成了“旧报纸”。

听歌也好,自己为人子为人父也罢,没有父爱如山之沉重,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情绪反而愈加拨人心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