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百态 > 正文

​黄帅,不得不说的故事

2025-07-12 04:20 来源:别得网 点击:

黄帅,不得不说的故事

编者:据大白新闻报道,2017年12月11日下午,当年的“革命小闯将”黄帅病世于北京朝阳医院。对于黄帅的英年早逝,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符号,不禁令人扼腕叹息。《风雅黎川》为此开劈特刊,推送黄健平先生的《黄帅,不得不说的故事》,以此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黄帅的经历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60、70后的生活轨迹。作者把观察的视角放在“黄帅”这个普通人身上,借由小人物的人生命运,试图剖析政治运动与个人命运、群体命运的复杂关系。特殊年代,政治当头,人性扭曲,黄帅所承载的其实是她一生都无法承载的重量。待现实洗净浮华,生活终将归于平淡,思想终将归于成熟。如今黄帅已去,当生命走向历史,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未尝不是一种新生。

说到黄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并不陌生甚至有着深深的“英雄”情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帅的“红极一时”,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和悲喜人生,也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发展方向。尽管黄帅的跑红不是出自主观愿望和个人自觉,但客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师道尊严价值体系的破坏和践踏,起到了毋庸置疑的冲击与影响。当“天地国君师”的神圣与庄严,被红小兵视为封建迷信和历史垃圾的时候,“尊师重教”的风尚必将成为异教邪说,黄帅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和青春偶像,将中国的教育必将引向历史的荒诞和灾难。

历史已经远去,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黄帅,你突然发现历史犹如儿戏,政治如此的肮脏。江青一伙为了一己之私,为了集团的利益,竟然连一个孩子也不放过,将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年,打造成为谋取政治利益的国家私器。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受害者,或许人们有千万条理由,对黄帅们予以鞭挞和批判,甚至踩上一脚让其遗臭万年,然而之后呢,别忘了,当年的黄帅也仅仅是个混沌未开的学生,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女孩,站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除了反思,更多的应是宽容和同情。黄帅的政治遭遇就其个人来说,也是人生的不幸,对其家庭来说,也是一场意外的灾难。

可以想象,“文革”结束后的黄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低谷,淌过了怎样的人生险滩。生存与毁灭,肯定是黄帅当年面临的人生选择。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个人的命运,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人生的起伏完全取决于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当政者手中权力的大小。个人只能是随波逐流的浮萍。黄帅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如果说黄帅是不幸的,十六岁的花季过早的被政治所玷污,那么,青年时期的黄帅又是幸运的,20岁的青春依然绽放在改革开放的春天。

黄帅没有被自己打倒,硬是凭自己的坚韧和意志,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对理想的追求,与同龄一样走进了大学,接受了读研考博留学的系列考验。一个人从巅峰到低谷,从光荣到暗淡,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力量,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走出自己的思想隧道,黄帅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编辑,黄帅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证明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清明与常态。历史已经翻过了一页。当人们偶尔想起这位昔日的“偶像”,更多的是出于久违的关切与好奇。毕竟黄帅与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年代。荒诞中也有让人值得记住的美好。

眼前的这张照片,如果不是刻意提醒,借你一百种想象,你也不会猜到是这昔日的“革命闯将”、“反潮流小英雄”,如此的温文尔雅、娴静婉约、书香袭人。一件淡色的上衣,一条黑色的裙子,一双普通的皮鞋,披肩的长发,鼻梁上架着的一幅金丝眼镜,用黄帅的话来说,她的外表“普通得让人心痛”。曾经的岁月似乎在她的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就像许多做了母亲的中年知识女性一样,她会未语先笑,把“是吗”挂在嘴边,说话的声音温柔得近乎没有主见。说到过去犹如一场噩梦,黄帅说,整个青少年时期,对她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痛,“自己痛,时代痛,别人也痛”。

一个时代的悲剧,竟是以六、七十年代生人为代价。青春是美好的,利用青春是一种缺德,糟蹋青春是一种罪过,玩弄青春是一种恶行。历史远去,黄帅归于普通与平静,并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历史永远不该忘记背后的轻佻与荒唐,在庄严与滑稽之间,前者才是历史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