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红苕是什么,红苕是什么样子?

2023-09-22 03:48 来源:别得网 点击:

红苕是什么,红苕是什么样子?

红苕是什么样子

又名红薯、番薯、蕃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

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

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制酒精。

红苕是什么样子

红薯是什么样子的

红薯原名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茴芋、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等,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3]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

红苕是什么,红苕是什么样子?图2

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又俗称地瓜。

红薯是什么科类作物

红薯也叫番薯,是旋花科番薯族!

红薯重庆话是什么

重庆话,它叫“红苕”。

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等。明朝万历间番薯传入中国后,首先在福建、广东等地传播,清代在中国开始真正大规模地推广种植。

甘薯进入中国是通过两家姓陈的家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家是广东东莞的陈家,当时陈家先生叫陈益;一家是福建福州的陈家,当时叫陈振龙。

先来说一说福州陈振龙陈家,他是1593年从菲律宾千辛万苦把红薯引进中国的。为什么呢?因为当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菲律宾的时候,他们感到菲律宾当地的作物不足以养活他们,于是就从美洲引进了甘薯,在当地种植,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

当时广东的很多人一样在菲律宾做生意,经商风气很浓,而陈振龙,正是一个在吕宋岛做生意的生意人。他看到了当地漫山遍野种植的甘薯,想到了自己的福建老家,粮食短缺,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水旱风灾,于是就想到,要把这种东西引进老家。

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也非常严苛,他们不想让这种东西引进中国,在各个口岸严厉盘查。陈振龙非常聪明,他拿了一根红薯的藤条把它编在一个箩筐里,然后带着这只箩筐上船回到福州老家,由此绕过殖民者的检查。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陈振龙把藤条绞在一根绳子里面偷偷带了回来,不管怎么说,他历尽危险艰辛把藤条带回来了。

归国之后,他跟他的儿子一起给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一份帖子,建议在福州试种培育这种红薯。陈家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开始终植这种东西,四个月以后引种成功。

他们自己记载,四个月以后,把土挖开以后,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大喜过望,立刻又给福建巡抚上了一份帖子,再次游说巡抚金学曾,广泛种植,正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从反面帮了一个忙。

就在这个时候福建大旱,马上面临粮食短缺的局面,于是福建巡抚金学曾当机立断,晓谕福建各地立刻开始推广红薯,由此红薯在福建得以普及,使福建得以渡过当时的粮食危机。

据说在福州为陈家立了祠堂,祠堂里面供奉的就是陈振龙和他的儿子,把陈振龙供奉为水部尚书,把巡抚供奉在庙中。陈家由此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红薯的家族举动,他们北上浙江、山东、河南,南下广东,推广红薯种植,但是也非常不顺利。

像浙江、江苏这些地方是鱼米之乡,不缺粮食,推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到了山东、河南以后,到了北方地区,由于这些地方经常遭受自然灾害,所以反而容易普及。

一百多年之后,到了清朝年间,陈家后代,就把家族推广红薯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金薯传习录》。现在红薯已经不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了,吃烤白薯和吃玉米一样成为一种口味的调剂了,但是,不要忘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粮食作物,他们传进中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结构,而且使中国人在其后几百年间度过了一次一次的天灾人祸,也使中国的人口,在几百年间不断地翻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