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菏泽方言属于什么官话 菏泽方言称呼

2024-01-30 02:45 来源:别得网 点击:

菏泽方言属于什么官话 菏泽方言称呼

孙智敏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活古迹。某地方言几乎承载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全部信息,并且集中地具体地突现着该地区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全面地反映着该地区广大民众的基本的认知方式和认识成果,集中体现着该地民众的聪明智慧,明白地显示着该地区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因而就成了一个地区的最为重要的文化标志。菏泽市方言生僻字不少,会说不会写,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亟待方言文字大家挖掘整理。

1.扚dí蒜薹

菏泽盛产大蒜、蒜薹,世界闻名的,是菏泽的一张“名片”,大蒜进入抽苔期,大蒜种植区的蒜农们都开始抽蒜苔了,说到抽蒜苔,方言叫蒜薹。

待扚的蒜薹

扚蒜苔

扚,dí,是“引,拉,手掐”的意思。就是用手拔和拽的意思,如扚蒜苔,抱孩子可别扚着胳臂等,再如扚茅芽,现在好多年轻人不知道了。

2.搉,què,其中“敲击”的意思在菏泽方言里用得比较多。如,菏泽方言里把捣蒜就叫“搉蒜”,如“你也不是新客(‘亲戚朋友’的方言表述,‘客’字这里方言读kei音)啦,咱搉个鸡蛋蒜、再用香油拌一拌,当个酒肴可中?”“忒好啦,鸡蛋蒜就酒,越喝越有。你去煮鸡蛋、我来搉蒜。你家里的蒜臼子在哪儿?”再如“这几天你老是和我娘吵架,看来,你欠拾掇了是吧,改天,我非搉你一顿狠的不行。现在,你端着簸箕到礅舀子那儿,把这些麦鱼子(‘小麦穗尖端、没有脱壳的秕子’方言表述)搉搉,好歹也是粮食,不能瞎了。”搉人即坑人。瞎胡搉即胡折腾。

搉蒜

3.嬎,fàn

指“家禽下蛋”的意思。例如:俺家的老母鸡又嬎了一个鸡蛋。

4.㧅,dāo。家里来客(读kei)在饭桌常说“dāo菜吃”。用筷子夹菜,叫㧅,方言语音为入声字。如你别光喝酒,㧅菜吃啊,这么客气干嘛。口语中还有一个词叫“稍㧅”,即稍微㧅一点,故意矜持作假的意思,如“你这个人,这么稍㧅,该吃吃该喝喝,别给我来这套。”

5.趿(tā)

6.尥liào

骡、马等牲口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尥蹶子。这匹马脾气真坏,动不动就尥蹶子。也指对工作或从事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有抱怨后,直接不干了,“说你两句怎么了,别给我尥蹶子!”

7.齁hōu

鼻腔发出的呼噜声。齁声如雷、齁喘。

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很、非常”。齁咸、齁苦、齁冷、齁贵、齁细。

动食物太甜或太咸使喉咙难受。“人要热情得过了份,就像放多了糖的食物,吃起来就齁得难受了。”

8.敹liáo

“敹”的基本含义为选择;引申含义为缝缀,如敹贴边、敹上几针。如:袖口开了,敹几针就好了。

9.擤xǐng

擤鼻涕xǐng bí tì,捏(按)住鼻子出气,用气排出鼻涕。

温馨提示:擤鼻涕的方法,轻轻地擤鼻涕,一次一边一个鼻孔。同时擤两个鼻孔,容易造成头颅内压力不平衡,影响听力。

10.饧xíng

饧的基本含义为糖稀;引申含义为糖块、面剂子等变软,如饧面。

饧面:是指将和好的面,在进一步加工或烹饪前,静置一段时间。饧面的过程,使得和好的面更易加工,做出的面点更加地筋道(有嚼劲,抗剪性能较好)柔软,口感也更加的细腻和顺滑。

11.鬻yù

“鬻”,上下结构,上面一个“粥”,下面一个鬲。“鬲”有两个读音:lì和gé。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在这里读作:lì。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

而“粥”字上面的两个“弓”,像是做饭热气腾腾的蒸汽一样,中间的“米”代表着食物。你看这样分析,汉字“鬻”的含义你是不是就猜出来了?在最开始“鬻yù”就是“粥”的意思。如:鬻锅,汤鬻了、锅鬻了等等,里的“鬻”意思演变为“溢出”。

后来“粥”字使用的越来越频繁,从而逐渐代替了“鬻”的本意。而在文学领域中把汉字“鬻”用作动词的更多,当它做动词时往往表示:卖、出售、买东西为生。比如有个词语叫:鬻文为生,说的就是以写文章或者画画来赚钱维持生计。还有词语:卖儿鬻女,说的是古代家里面穷,卖掉家里的孩子来换取钱财。成语“卖官鬻爵”,形容封建社会形式腐败,统治阶级靠售卖官位来搜刮财富。比如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一些卖官鬻爵的勾当。

12.搲

舀,指用瓢、勺等取东西(多指流体),如舀水,舀汤。

搲,在程度上、力度上要大于舀。如:搲一瓢粮食,一勺米,很少有人会说搲一瓢水,如果非要搲水,那么这被搲的水应该不太多,差不多快到瓮底儿了,不费点力气,怕是掏搲不出来。再如,“你把西瓜瓤搲到盘子里,再撒点白糖。”等。

搲水

搲米盛饭

搲西瓜

用瓢舀水

薄取谓舀、起底谓搲,轻搲谓舀、重舀谓搲,流体用舀、膏固用搲。

搲引申出抓挠义,例如:”一不小心,让猫把我的两只手都搲破了。还有其他意思,焦急、心乱如麻:“我这会儿心里头正抓搲呢,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撕扯、打架:“两人没说上几句话,就抓搲到一块儿,打起来了。”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都让那两个小舅子捣搲走了。”

13.鋬pàn,

“鋬”的基本含义为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如桶鋬、壶鋬。

14.襻 pàn

“襻”的基本含义为扣住纽扣的套,如扣襻、纽襻;引申含义为功用或形状像襻的东西,如鞋襻儿。多为布线制成。

系衣裙的带子 。 如:襻带;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如:纽襻儿;

外形、用途或功能类似于襻的东西 。 如:篮子襻儿;车襻儿;鞋襻儿;

用绳子、线等使分开或分散的东西连在一起。如用绳子襻上,襻上几针等。

菏泽人口中常说的“扣襻的”,就是“襻”字“扣住纽扣的套”的意思,尤其是如今大家穿的唐装上的布纽扣,就是由“扣纽的”、“扣襻的”组成的。当然也有人将扣襻的说成“扣眼子”的,这都是一个意思、一个物件。再举一个例句说明一下–“恁嘞扣子掉啦,扣襻的也裂开啦,咋弄嘞?”,“后半夜嘞,去小强家听墙根(听窗户。)去啦,让他两口子发现啦,躖嘞我顾头不顾腚嘞,谁知道在哪把扣襻的给剌破了,嘿嘿”。

菏泽人口中常说的“鞋襻的”、“裤襻的”、“篮襻的”,就是“襻”字“功用或形状像襻的东西”的意思。“娘来,我的鞋带子断啦,恁给敹几针,襻结实,过明(后天)晌午俺要跑步嘞,别把鞋跑掉啦,怪丢人嘞”,这句话中的“襻”字就是“ 扣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的意思。

最后说明一点的是“襻”字可以由“袢”字代替,但“袢”字其他意思表达时,不能用“襻”字,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15.

用巴掌掴人,打耳光,叫幠人。如“你这个小屁孩,没大没小的,我一巴掌幠不死你。”(我也支持网友观点,这里用“㧾”hū字可能更准确些)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幠是覆盖的意思,在先秦典籍中就有。《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意思是人死后,用被子覆盖住。《说文》:“幠,覆也。”现实生活中,幠也常用,如“我的乖乖,你泡泡糖咋吹这么大,把整个脸都幠住了”。“你也太懒了,西瓜地全被草幠住了,天天打麻将,不打能死吗!”。

庄稼让草幠次死喽

(待续)

温馨提示:未经作者同意,禁止其他平台发布,违者必究!

头条号:老虎69090,是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孙智敏,乡土文化爱好者记录者,曹县首批教学能手,政协曹县十三届常委,政协菏泽市十六届委员,曹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2022年度全省表现突出人民监督员,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班主任,国内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发表各类教研文章2000余篇,参编著作80余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