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娱乐 > 正文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2023-06-18 03:04 来源:别得网 点击: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 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昨日下午,中国武术界泰斗,国家一级演员于承惠与世长辞的消息通过网络传出,享年76岁。1982年,他在张鑫炎导演的电影《少林寺》中饰演反派“王仁则”而进入影视界,曾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武艺高强的角色。

武术泰斗于承惠病逝 曾创出螳螂剑法

于承惠1939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蓬莱,1951年进入青岛业余体校学习武术,21岁夺得青岛市武术比赛全能冠军,后来因受伤离开武术队进入工厂,他在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习武,完成了双手剑“螳螂穿林”的构思,并创出螳螂剑法。

1979年,宁夏武术队邀请其担任武术教练。1982年,他在张鑫炎导演的电影《少林寺》中饰演反派“王仁则”而进入影视界,几十年来,出演过《少林小子》、《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七剑下天山》、《李小龙传奇》、《倚天屠龙记》、《穆桂英挂帅》、《四大名捕》、《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倭寇的踪迹》等多部影视作品。

据悉,于承惠在逝世前,已经患病许久,认证为山东体育学院教师李圣发微博称:“一年多来,承惠先生患病期间,武林界朋友予以了关切,但没有留住先生。先生的离去,是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 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于承惠、于海出自山东烟台的螳螂拳大师

于承惠本是螳螂门传人,其在观察螳螂时产生了灵感,完成了双手剑“螳螂穿林”的构思,并创出螳螂剑法。1979年,宁夏武术队邀请其担任武术教练,从此,便开始在武术界崭露头角。

于老前辈曾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武艺高强的角色,如在央视《笑傲江湖》中饰演风清扬、《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张三丰、电影《四大名捕》中饰演了武功深不可测的反派人物安云山等。

于承惠曾出演和李小龙相关电影电视剧。

于海(1942年- )山东烟台人,中国杰出武术家,可说是与吴京渊源极深的一位武林前辈。于海并非专业演员,而是集螳螂拳各流派之大成的一代宗师。他与演艺圈结缘始于1980年张鑫炎导演力邀他演出电影《少林寺》(李连杰主演)中之昙宗大师,并兼任该片之动作武术指导。之后在张导制作的多部功夫片中皆可见到于海的身影。后来出演过许多电影、电视剧,同样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 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着名武打影星于承惠、于海在山东师范大学与武术研究生座谈交流,畅谈武术。从武术到美学,从武术技术到武德修养。于承惠先生说,他对武术的体悟是:“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人类最初的生存斗争、防身自卫、保家卫国到健身娱乐可以看出,武术渗透于人类的生存发展、生产生活之中。习武先习德,因为武术有很强的技击实用性,所以每位德高望重的“师”在收徒授徒时,都重视对“徒”品德的考察与培养。门规戒律强调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反对争强好胜、恃强凌弱,体现着修身养性的特点。于承惠说,师傅授徒是“得人、得时、得传”,既符合收徒标准,又时机适合,就得传,传错了人不行,得人得时而不传便是保守,可能会使一些武术失传。

关于现代武术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于承惠先生认为:传统武术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改革。武术进入奥运会是武术发展的重要一步,而不是唯一的一步,使武术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才是其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根据“人体动力学”原理,运动技术都有相似之处,但武术运动内涵丰富,为适应竞赛要求,竞技武术在规范化的同时,如何保持武术的“特殊内涵”不丢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今武术理论落后于实践,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今后武术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于海说,武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他从小习武,一是为了健身,二是为了做人。武术文化渊源流长,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里面有技击理论,也有人生哲理。他认为武术可以修心、修身,使人懂得“万物可学”,从而具备宽容的精神。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 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大师仙逝曾讹传于承惠是于荣光父亲

在谈到竞技武术时,于海先生说竞技武术不能一味追求体操的技巧,杂技的难度,盲目发展就会失去武术的本质特征、文化特色。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有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东西必须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这样武术才会健康发展。

套路不是舞蹈,但其最初的发生、发展都有“舞”的成分。只要不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即“攻防含义”,可以把其他项目的技术经改革后吸收进来。是否具有战术含义是判断是否武术动作的标准。

关于武术的推广,于海先生谦虚地说自己只能“敲边鼓”,只能谈谈看法与认识。他认为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与推广方式,但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工作量很大,而且武术的发展要全盘考虑,统一规划,申请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的要发展,其他优秀传统项目也要提倡。于海还特别提到“中国跤”这一优秀传统项目继承与发展的得失问题值得反思。

于承惠去世原因真实内幕 揭秘于承惠和于海什么关系

武侠影视是武术功能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武术的一种宣传方式,其武打动作在遵循武术技击规律的同时,可以进行夸张、扩大与包装。套路和散打都是武术的表现形式,散打运动员周期短,套路运动员周期长,要下的功夫多。所谓功夫,于海认为包含一定的时间、数量和强度的内容,但对武术直接称功夫是不合适的,武术要推广必须在名称的使用上规范统一。

在谈到武术的分类时,就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称呼,于海先生认为武术本来就是传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竞技武术也是从传统中来的,也应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可以看作是武术整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也不能对立,他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融合。

最后谈到对年轻武术工作者的期望时,于海先生用简短的两句话结束——以武为业,以德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