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得网 > 生活 > 正文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2024-07-20 03:10 来源:别得网 点击: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清朝末年,外有前敌环伺,内有各种天灾人祸,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民群众的不满。很多起义就此起彼伏地发生了。在这之中,捻军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是当时仅次于太平天国的一只反清武装。而捻军的首领人物就是张乐行。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张乐行乳名香儿,涡阳县(在今安徽亳州)人。他出身于豪绅地主家庭,张家有土地500余亩,他自己还开了一家作坊,因此家中颇有余财。张乐行为人仗义疏财,疾恶如仇,也热情款待受清政府追捕的亡命者。如遇官府追捕过急,他则备上厚礼,亲自礼送出境,所以在当地的声望很高。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咸丰二年(1852年),安徽北部发大水,当地百姓为了生活开始结捻。捻是淮北方言,是源自于捻绳,寓意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求得生存。喜爱结交豪侠的张乐行自然而然成为一支捻军的首领。同年冬天,众多捻军首领相聚于雉河集,推选张乐行为盟主。咸丰六年,张乐行又被河南、安徽两地的捻军共同推为“大汉盟主”,正式建立了大汉政权。捻军整编为黄、白、红、蓝、黑五旗,张乐行为五旗旗主,拉开了反清高潮。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张乐行先率捻军北上河南攻城掠地,失利后转而南下,开始和太平军合作,张乐行本人更是被太平天国封为征北主将。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在六安大败清军,之后又配合太平军在三河大败湘军,取得三河大捷。同治元年(1862年),清军僧格林沁部率军攻占了蒋集圩堡,张乐行率领的捻军由于势单力薄只好退回到涡河以南。次年,僧格林沁率领数万蒙古铁骑攻占张乐行的发家地雉河集,张乐行仅带10余人突出重围,投奔捻军蓝旗李家英部。但是谁想李家英见捻军势弱,早已被清廷招降,因此张乐行这一去无异于自投罗网,白白送给了李家英晋升之资。张乐行被清军抓到之后,很快就在周家营被处死了。

捻军首领张乐行的反清斗争

?捻军首领张乐行虽然殉难,但是捻军余部仍然坚持斗争,1865年,捻军甚至击毙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满朝震惊,同治帝甚至三天没有上朝。

张乐行带领的捻军所从事的长期斗争,极大地动摇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也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中国近代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